一邊是壅擠濕暗的監獄,

 

沒有明天的等待。

一邊是沖洗心願的角落,

 

珍藏故事的樹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?

左邊的暗房寄放了一群犯過罪的人,在日日隔離的空間裡,

 

與社會越加脫節。

不知道有沒有人好奇我為什麼犯罪?

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,當我真的能夠回到社會時,又會過著怎樣的生活?

成長資源差異

受刑人

「失功能家庭」意謂家庭出現異狀,缺乏孩子需要的教育、保護與情感歸屬......等重要支持,很可能進一步使孩子在社會關係中,因缺少許多價值觀的建立與培養而迷失。

法務部資料指出,高達80%受刑人僅有國、高中學歷。

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,諸如男性被認為個性衝動、逞兇鬥狠是陽剛的展現,且將賺錢養家視為自己的責任,因而在少有選擇的年少時期走上賺取快速財的偏路。

法務部統計顯示,有近50%受刑人因面臨經濟困難,而選擇採賺取快速財的方式,包含偷拐搶騙、替大哥討債收債、販毒......等等。

監所制度僵化

監所司法體系

監獄學教授賴擁連曾明確指出「監所設備問題」:台灣監獄普遍已有30-60年的歷史,即使有維護修繕,功能性仍無法跟上社會進步,其中的阻礙也包含社會觀感,多數人會認為不需要花經費為犯罪者營建更好的環境,種種因素都使受刑人更難透過學習而良好地賦歸社會。

台灣的監禁率為277(每10萬人中,被監禁的人數)左右,高於鄰近亞洲國家如:日本63、南韓97。台灣因重刑化政策使監所超收嚴重,其中近五成受刑人是煙毒犯,致空間相當擁擠;除毒癮應當接受治療而非懲罰外,依《法務部指定各監獄收容受刑人標準表》之規定,監獄內一個受刑人平均能使用空間為0.7坪((即2.314平方公尺,約2塊塌塌米),但因嚴重超收,導致原本一間原本至多可容納8人的房間須容納到13-14人,遠遠低於每人能使用的0.7坪。

多數監所給予受刑人的課程仍停留在勞動技術階層,受刑人反應應多增加符合當今社會潮流的面向,諸如美學設計、程式應用等技能,以協助其順應未來求職趨勢。此外,部分有資本的受刑人因擔心未來求職遭雇主刁難,寧願選擇自己創業,在美國和歐洲皆有協助受刑人創業的課程培訓,值得學習。

針對前述所提台灣監獄收容最多比例的煙毒犯,加拿大精神醫師Gabor Mate認為,任何形式的成癮問題均與「創傷(trauma)」有關,應視為社會集體流行病來治療;Compassion Prison Project主理人Fritzi Hortsman更提到,她接觸的有六成以上受刑人無論男女,至少存在6個以上的心理創傷。可見創傷與偏差行為的關係,也再次顯示多數人需要的是治療和矯治教育而非再次的懲罰,可惜目前台灣社會普遍仍對犯罪者抱持應報心態。

賦歸社會困難

更生人

根據矯正署數據顯示,台灣以毒品罪占最多,高達 48.2%。無論是入監接受刑責、還是進入勒戒所,除了生理上隔絕毒品以外,若沒有注重精神上的支持與治療,很難戒除成癮者對於藥物的依賴,導致毒品犯重返監獄的比例仍居高不下。

部分更生人服刑時間過長,無法適應社會變化和節奏,致其出獄後難以與社會接軌;若此時缺少親友的支持與協助,很容易為了生存而重回舊環境,致台灣再犯率高達五成。

所謂良民證,原名為「警察刑事紀錄證明」,用以證明人民沒有刑事犯罪紀錄的公文書,許多職業別會要求應職者提供此證明,諸如:保全業、飯店業、計程車、幼教司機⋯⋯等等以確保職場安全,然而對於有前科的更生人來說這無疑是將他們再次排除在外,原先就沒有太多選擇空間的更生人若又缺少其他專業技能,往往在求職路上遭到拒絕。

根據法務部報告指出,有32.09% 更生人因前科記錄而遭受歧視,在不小心透露身份、擔憂影響到環境安全的情況下,可能遇到同事排擠、老闆待遇不佳,影響更生人的工作心態與後續的生活穩定。

負面刻板印象

社會大眾

商業新聞為求快和流量,多數時候不會對事件成因多加探索,而是用聳動和片面標題內容帶過,這樣的方式容易讓人忽略細節,且難以理解犯罪者處境,徒增刻板印象和社會對立。

家庭、學校、大眾媒體是我們接受資訊最基礎的三大環境,倘若這三方都傳遞著相似的價值觀,我們其實難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去另外探尋更大的世界,也少有機會去接觸到和我們不同的人群,導致對他者的生命經驗難以想像。

刻板印象和想像常常讓我們難以接近真實,這些對事物僵固的直覺反應使我們故步自封,在還沒發生事情前已充滿恐懼,恐懼讓我們失去認識和探索不同的世界機會,也讓我們越加渺小。

即使真正接觸到受刑/更生族群,但我們彼此對生活方式和處事態度仍有很大的差異。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、這些選擇是哪裡來的...等等,這些過程都很需要勇氣,使我們可能在與對方相處時失去信心。可是每個人本來就非常不同,會有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,時間和經驗能讓彼此慢慢克服。

我們難免在晦暗的角落裡逡巡,探問生活與自我,我們渴望說出故事,被社會接受。

若有一瞬間我身在陰影,必會想起,暗房裡的你。

右邊的暗房致力實現美好的想像,在看似無光的陰暗角落,

 

沖洗生命中每個該被惦記的故事。

我們的服務對象|

受刑人

- 建立聯繫 瞭解受刑人獄中處境

- 轉介受刑人所需資源,如家屬關心、資訊傳遞

- 媒合大眾與之通信、鼓勵交流

更生人

- 保持聯繫、關心社會賦歸狀況

- 建立互助社群與交流機會

- 促成與大眾互動,建立雙方良好社會關係

社會大眾

- 促進認識議題的興趣與管道

- 鼓勵探索自身陰暗面,學習面對犯錯與原諒的心態

- 建立實際關懷受刑/更生的行動機會

踏入暗房,成為我們的一份子!

想出點力,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? 我們整理了以下四種入門方法,邀請你和我們並肩,一起認識議題的更多面向。 無論你是受刑人、更生人、社會大眾抑或組織工作者, 你的加入,都是在幫助我們向社會展示更加豐富多元的共創可能!

閱讀故事

這裡包含議題相關、個人故事或訪談紀實,有空讀一下這些文字吧!

前往故事顯影

參加活動

活動快門包含講座、工作坊、展覽,查看最新舉辦資訊!

前往活動快門

成為志工

想出點力?加入志工行列成為小微光,為暗房注入更多陪伴力量!

前往我想出點力

合作洽談

歡迎你提出各種想法,一起異想天開擴散議題!

前往合作洽談

故事顯影

最新發佈

人物景深

江大哥

READ MORE
人物景深|相關議題組織

Tatort-Zukunft

READ MORE
人物景深|相關議題組織

Defy Ventures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