議題調配室|認識臺北看守所作業科

作業科不是做給別人看,而是讓受刑人未來能夠復歸社會。

 

作業科是監所內相當重要的科別,負責管理受刑人在監所內的「工作項目」。這次要介紹的是位於土城的台北看守所(以下簡稱北所),透過作業科吳科長的介紹,更深入了解其管理規劃受刑人的作業之指導及技能訓練情形。

厚重的圍牆隔開了嘈雜的市區,難以想像的是腹地不大、核定收容2134人的看守所,卻實際收容了2700-2800人,最多的時候甚至高達3000多,超收比例問題嚴重,最直接受到影響的是受刑人的資源及生活品質,假設一個房間可能只能睡8個,但超收嚴重時會超過這個人數,生活空間就會變得更擁擠。

 

北所的作業規劃主要有四大部分,分別是委託加工、自營作業、技能訓練和自主監外作業,而這些都是為了訓練受刑人謀生技能、讓他未來能夠復歸社會。
  • 委託加工:大部分人參與的是委託加工,透過做類似代工的項目來獲得勞作金,包括紙袋加工、電線組裝、不織布袋加工等。
  • 自營作業:自營作業就像是一間小型創業公司,從規劃、生產製造、營運到行銷都是監所包辦,產品種類包括園藝、烘培、藍染,最大的挑戰不只在從頭開始建立品牌,而是外界對於監所製造的品質疑慮。但其實監所製造尤其注重貨真價實的原料及環境的衛生整潔,除了建立對外界的誠信基礎,更是作為「教育收容人」的一環。
  • 技能訓練:北所目前成立的短期技能訓練班有中餐、藍染、水電、烘焙、生命禮儀、園藝及文石加工等,透過外聘師資讓收容人真正學習專業技能,在出獄後能夠去考取執照、找到工作。吳科長過去曾在宜蘭監獄擔任教誨師,因為宜蘭監獄的受刑人相對刑期較長,常常培養出各種專長的奇才,比如當時有做花燈,參加比賽屢屢得獎,甚至有辦法做到裡面裝小小顆LED的微型花燈。
  • 自主監外作業:近幾年才推出的自主監外作業,屬於接近社會復歸階段,收容人白天去簽約好的公司上班,從早上離開看守所外出工作,到傍晚下班返抵看守所這段期間,受刑人完全不在看守所的監視狀態下從事工作,而是由受刑人自我管理其在外行為,當然能外出工作的受刑人均是在所表現良好,且經過嚴格審查通過,才有機會從事自主監外作業。「雖然推了這麼多年我們還是會擔心受刑人在外發生重大違規事件,但是一個好的政策是值得繼續推動下去,現階段全國矯正機關每天約有400名受刑人外出從事自主監外作業,北所每天大概有7-8人在外面工作了。」這個制度跟行動方式都是有別於以往的,對北所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嘗試。

「其實我們做這個不是為了賺錢,也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,就是在訓練受刑人謀生技能、讓他未來能夠復歸社會。」

 

然而即使有著想改變的心,但影響更生人是否真能步入正軌的因素太多太多了,雖然作業科的獄中資源規劃只是其中的一小區塊,卻仍然扮演著這條賦歸路上的一個起始點,如果受刑人有足夠資源可以幫他們都導入正軌,他們就不會再去犯錯,周邊所有人或許相對可以獲得更穩定的生活。

然而這些人為什麼要幫忙他們?其實你救了一個人,也就是救了他們的家人,甚至也是救了你自己也不一定。